生活,簡單就好。

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

風寒效應 (Wind chill effect)

由於今年冬天天氣異常,有登山客失溫命喪山林(高山低溫 南投登山客失溫死亡)或緊急求援(苗栗18登山客失聯 平安下山)。失溫一直是台灣登山界的痛,其中震撼最大的事件為1971-07-21 奇萊山區_清大山社5人颱風失溫身亡事件


以醫學觀點探討失溫的徵狀,失溫會隨體內核心器官溫度降低的嚴重程度而有很大的差異,例如,發抖似乎是輕微的失溫(體溫在32.3℃到35℃之間),因為人體希望藉由發抖所牽涉的肌肉運動而使體溫回升。如果失溫的現象越來越嚴重,身體就會停止發抖。輕微的失溫的徵狀有:不停顫抖、雙手摸來動去、蹣跚跌倒、心理功能遲鈍、不合作或是封閉自己的行為。

如果是嚴重失溫(體溫在32.3℃以下),身體不再發抖,可是肌肉和神經系統功能會越來越差,而且越來越明顯。病人或許還能保持平衡,但可能已無法走路,肌肉僵硬,動作無法協調,除非已經恍惚或是已經昏迷,否則可能會出現譫忘及不隨意志控制的行為。隨著體溫越來越低,幾乎連呼吸或脈搏都無法觀察到了。這時病人的瞳孔可能會放大。一般到了這個階段,貿然要讓患者恢復體溫,在非專業的方式下進行,反而會讓四肢冰冷血液回流回心臟,造成患者心臟麻痺停止跳動。

以上都是醫學上的觀點,如果你登山資歷夠久,至今都沒有經歷過失溫現象,其實也不是件好事。很多高手都經歷過,而更小心於保暖與自我健康管理。

來說說自己例子,一次山林溫度約10℃不到的冬季淩晨零點出發,一般山友開始行動後身體漸漸發熱,在這樣的溫度下其實已經算安全無虞,但是那天我還是發生失溫現象。首先是排汗衫等級不對,於是整路上無法有效把身上汗水排出,相當於穿著一件濕的內衣在山林裡穿梭。

在山陰與山陽交替的山徑上前進,時而寒風冷冽,時而文風輕拂,這時候周身仍然冷冷地,一直熱不起來。也不為意,漸漸地與前者距離越拉越遠,還自認為體能問題,只能低頭趕路,但體能總覺得一直在下降,很容易就氣喘如牛提不起勁。後來只要停止不動時,會全身冷到開始顫抖,接著思考問題有如酒醉時的遲緩,步履踏出兩邊的山徑頻率也越來越高,心中一直想著是怎麼還沒日出,好想照太陽,此時也才凌晨四點半。

撐到五點半後跟同行隊友反應,隊友馬上煮熱開水給我喝,問我要不要吃點東西,其實真的吃不下東西,只想休息,把衣服換了一件比較厚的羊毛內衣後,全身就開始暖和起來。不過失溫真的很損體能,當天到了下午體能才恢復,一個早上都是很虛地在山上鑽來鑽去。

這次事件讓我體驗了一次失溫的真正狀況。沒想到一個10℃的氣溫,就有風險,除了風寒效應 (Wind chill effect) 外,衣物選用也是要因之一。

有人解釋下面的表格說,當風速增加時,溫度會下降,其實這樣說法有點不對。國中物理有提到在28℃的房間裡吹電風扇,身體會覺得很清涼,但是室溫還是28℃。這清涼是因為風把身體的表層溫度帶走,讓身體感覺清涼,有如無風狀態下的相對低溫感。所以風寒效應是指生物在某風速下感受到的溫度或身上被帶走溫度,等同於無風狀況下所對應到的另一個低溫,這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,Paul Siple 和 Charles Passel 在南極工作,首先提出風寒效應的數據。



畢竟是老外做的表格,溫對是以℉做標準,於是找一個以℃的單位來看,會比較有感覺
。以製作防風聞名衣物 WINDSTOP 更提供一個有趣的轉盤,讓讀者點選轉盤外圍溫度時,同時對應出身體裸露在各風速下的相對的靜態溫度。




上圖數據告訴你爬山時,不要以為只有12℃溫度而輕忽,至少帶著衣物要能在3℃下禦寒的衣物才夠。如果嫌衣服太厚重,就是防風的工作要做好。沒錢買 WINDSTOP 才質衣服,那就多帶一件輕薄的風衣加在裡面,其實效果也不差。

最後,如何斷定一個人有無失溫,除了你看他的動作外,可以問些簡單思考性問題;而如果你懷疑有人體溫過低,不妨要那人假裝前面有高空繩索,以腳跟對腳尖的直線步法走上五公尺,如果那人協調失衡,會經由這個測試看出來。一個小隊裡,如果大家互相照應關心,其實是不易發生失溫狀況。所以每每看到失溫報導,都會想到又是小隊行進時,各自獨走的惡果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原來這就是失温現象啊!
    我也曾有過,
    但是走在山徑裡,
    通常和隊友會保持一定距離,
    當時手機也没電,
    也是撐到全身無力,
    手腳冰冷,
    牙齒直打哆嗦,
    才被發現~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最好隨身攜帶爐具,可以簡單燒個熱開水來喝。
    還有就是利用保溫瓶,出發前裝好熱水,沿途補充水分時盡量喝熱水,也可以避免體溫流失。

    回覆刪除